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要堅持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,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,完善公共安全體系,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,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,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,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。
11月1日,2022京東云城市峰會上海站正式召開,論壇邀請應急領域的管理部門、行業權威專家以及頭部企業代表,共同討論如何完善國家應急管理體系,推進科學應急、智慧應急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管理新格局。辰安科技作為戰略合作伙伴,應邀參加“提升應急智能化、筑牢城市生命線”為主題的城市生命線主題論壇,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長袁宏永、辰安科技解決方案中心總工孫儉出席會議并發表了演講。
袁宏永在以《城市生命線保障安全,促進實體經濟發展》為題的演講中指出,城市安全是國之大者,保障安全發展同時有利于拉動經濟增長,能夠有效促進經濟和社會協同發展。一方面通過加快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前沿科技攻關和產業應用,為城市發展、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發展保駕護航;另一方面,有利于以保障城市安全場景為牽引,拉動新型基礎設施有效投資,帶動監測監控、預測預警、智能控制、應急處置等上下游產業快速發展,形成新的安全經濟增長點,持續為我國和全球擴大高水平安全產品和服務供給。安徽省合肥市堅持科技賦能,依托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技術和人才支撐,統籌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,通過整體監測、動態體檢、早期預警和高效應對,形成了城市生命線安全“清華方案?合肥模式”,有效提升了城市安全風險防控能力和水平。得到了國務院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,劉鶴副總理、王勇國務委員作出重要批示,要求在全國有條件的城市全面推廣。國務院安委辦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安徽省發文推廣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“合肥模式”。
辰安科技解決方案中心總工孫儉在題為《城市生命線合肥模式·安徽樣板實踐》的演講中進一步將城市生命線比作人體的“神經”和“血管”,承擔著日夜輸送信息血液的功能,使城市得以正常運行的保障,具體指城市的軌道交通、橋梁、供水系統、排水系統、供熱系統、供氣系統、綜合管廊、電梯等與城市功能和民眾生活密不可分的城市基礎設施。“以場景應用為依托、以智慧防控為導向、以創新驅動為內核、以市場運作為抓手的城市生命線安全“合肥模式”目前已在安徽省16個地市成功落地并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。
2016年,辰安科技聯合清華大學合肥公共研究院在國內首次提出“城市生命線”概念,科研團隊面向國家城市安全發展重大戰略需求,針對影響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的新型隱蔽風險,聚焦城市燃氣爆炸、橋梁垮塌、路面塌陷及城市火災等高發事故的防控難題,實施基礎理論研究、關鍵技術突破、智能裝備開發、工程系統建設以及管理模式創新等長期攻關,攻克了一系列城市風險防控預警技術難關,建成了我國自主可控的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。
目前,辰安科技已為數十座城市提供城市生命線產品與監測預警服務,城市安全物聯網覆蓋5萬公里地下管網、250余座橋梁、7萬部電梯,每天匯聚數據500億條,成功預警城市安全險情超9000起。未來,辰安科技及子公司將繼續圍繞城市生命線安全監測的底層和云端,攻克“卡脖子”技術,聯合中國電信、京東科技及各戰略合作伙伴實現城市生命線項目全國復制推廣,高效賦能全國城市安全管理和風險治理!